本周市場焦點集中于全球央行政策動向。VT Markets平臺發佈的分析報告指出,當前股市繁榮及部分資產價格大幅上漲,主要驅動力來自前所未有的流動性注入,而非顯著改善的基本面因素(如生產力或盈利增長)。投資者需關注政策依賴帶來的潛在風險。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呈現強勁態勢,股市屢創新高,比特幣價格飆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亦持續走強。然而,深入剖析表明,此輪上漲的基石並非強勁的經濟增長或企業盈利預期,而主要是各國央行,尤其是美聯儲自2020年以來實施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所釋放的巨大流動性所推動。
美聯儲為應對新冠疫情衝擊,採取了包括激進的量化寬鬆(QE)和維持歷史低位利率在內的一系列措施,向金融系統注入了數萬億美元資金。這導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包含現金、活期及儲蓄存款、貨幣市場基金)攀升至歷史高位。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資金持續流入金融市場,推高了股票、房地產、貴金屬乃至加密貨幣等各類資產價格。
這一模式與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市場走勢有相似之處,但當前貨幣擴張的規模與速度均遠超以往。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新增流動性並未充分滲透至實體經濟消費領域,而是主要滯留於金融市場。因此,儘管部分經濟領域(如就業市場、部分行業盈利)表現不一甚至承壓,資產價格仍能持續攀升。美聯儲還動用了補充杠杆率(SLR)等工具,進一步支持銀行信貸投放和持有政府債務,穩定市場運行。
政策依賴暗藏風險
市場對政策支持的深度依賴潛藏風險。若經濟或金融體系後續出現新的壓力點(例如商業房地產或區域性銀行問題),政策制定者可能傾向於進一步提供流動性支持。雖然這在短期內可穩定局勢,但歷史上過度依賴寬鬆貨幣政策的教訓值得警惕。上世紀70年代長期寬鬆引發惡性通脹,最終迫使美聯儲大幅加息至15%以上,引發了嚴重衰退。
當前市場上漲由充裕流動性主導,而非堅實的基本面支撐。這種依賴寬鬆貨幣的增長模式具有脆弱性。一旦政策預期或流動性環境發生逆轉,市場調整可能迅速而劇烈。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做好風險管理預案。
本周關鍵事件前瞻
6月17日週二
焦點轉向日本,日本央行將公佈其最新的政策利率決議。市場預計該利率將維持在0.5%,與前幾次會議的利率決議一致。然而,真正的焦點將在於措辭上的任何變化。如果上田行長暗示可能加息或縮減刺激措施,日元可能會大幅走強。這將給美元兌日元帶來壓力,目前美元兌日元已在敏感區間內波動。迄今為止,日本決策者一直拒絕收緊政策,但通脹壓力和貨幣貶值可能迫使他們採取行動。即使基準利率保持不變,交易者也應為可能出現的反應性走勢做好準備。
6月18日週三
英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報告成為焦點。預測顯示同比漲幅為3.3%,略低於之前的3.5%。這表明通脹略有降溫,但差異很小。英鎊兌美元的走勢可能取決於數據發佈前價格是否已經創下新的高點。如果是這樣,該數據可能引發回檔,尤其是在通脹低於預期的情況下。然而,如果數據意外飆升,可能會重新引發加息猜測,並再次提振英鎊。無論如何,這份 CPI 數據都有可能讓市場擺脫目前的觀望狀態。
6月19日週四
四大經濟體的決策紛至遝來。首先是美聯儲,預計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5%不變。在經歷了數周數據好壞參半且今年晚些時候降息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交易者們將仔細分析美聯儲聲明,尋找任何鴿派或鷹派的轉變。美聯儲的基調比數據更重要。如果政策制定者對持續的通脹或勞動力市場緊俏表示擔憂,美元可能會受到支撐。但如果基調傾向于耐心或未來將採取寬鬆政策,風險資產可能會進一步上漲。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的就業變化數據出爐,預計招聘人數將大幅下降:預期就業崗位減少1.99萬個,而此前為8.9萬個。這是一個急劇放緩的跡象,如果該報告證實就業市場疲軟,澳元可能面臨壓力——尤其是在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發出鴿派信號的情況下。澳元/美元的走勢已經出現波動,而這些數據可能成為引發更果斷行動的導火索。
瑞士央行週四也將公佈利率決議,市場預期利率將從0.25%降至0.00%。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瑞郎可能會走弱,尤其是兌美元和歐元。但與今年大多數央行會議一樣,央行的反應可能更多地取決於前景而非利率本身。交易員們將尋找線索,以瞭解瑞士央行預計維持寬鬆政策多久,尤其是在全球貨幣政策分化的背景下。
週四最後出場的是英格蘭銀行,預計其將官方銀行利率維持在4.25%。這一決定本身不太可能出現意外,但其聲明仍可能影響市場。如果政策制定者強調持續的通脹風險,英鎊可能會守住漲幅甚至走強。但如果他們承認通脹回落取得了進展,或暗示將採取更為中性的立場,英鎊可能會失去動力。
VT Markets分析指出,儘管本周重大政策轉向或數據爆冷的預期不高,但各國央行聲明的微妙差異以及英國通脹數據仍可能引發市場波動。投資者應重點關注外匯市場及利率敏感型大宗商品的短期波動風險。政策制定者的表述細節往往比基準利率決定本身更能牽動市場神經。